现实生活中时不时上演一些稀奇古怪的骗局 为了牟取钱财 骗子总是极尽坑蒙拐骗这些事 但花样百出的骗术 终难逃法网 近日,黄梅县公安局孔垄派出所民警历时6天5夜,辗转广东、福建等地,行程三千多公里,成功破获一起一人分饰两角进行诈骗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 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骗局 2015年9月8日,受害人张某到来黄梅县公安局孔垄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同学陈某和一个自称是九江交警的卜某诈骗人民币5万余元。 接警后,民警迅速进行立案调查。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陈某与受害人张某是同学关系,2015年7月6日,陈某打电话张某称自己在九江出了交通事故,需要钱做手术,希望陈某能够借5000元钱给他。出于老同学关系,张某便到银行转了5000元钱到陈某的账户上。在此之后,陈某又多次以缺少医药费为由找张某借钱,共计7000元。本以为陈某拿到赔偿金后就会还钱,张某却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围绕着他的阴谋正悄悄拉开······

一人分饰两角实施的诈骗 为了确保“剧本”严谨,能更好地在张某身上搞钱,陈某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倾情演绎,在找张某借钱期间,陈某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用另外一个手机号冒充名叫卜森(假名)的九江交警,发短信给张某自称是陈某的朋友,自己的工资也都因为陈某的交通事故借给了陈某某应急,希望张某也能够帮帮陈某,以此取得张某的信任。2015年7月20日,张某打电话让陈某还钱,陈某便以转账需要身份证号为由套取了张某的身份信息,并以张某的身份信息开通了网上银行和支付宝。随后陈某又以卜某这个虚拟身份在微信上骗取了张某的银行卡账号及密码,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方式,分多次骗取张某银行存款4万余元。 
一场奔赴三千多公里的抓捕 案件发生后,因多种困难致使案件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困境。近期在“平安荆楚行动”中,孔垄派出所再次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班对该案件重新进行梳理、研判,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通过缜密侦查,专班民警很快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的犯罪事实,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在广东省深圳市。6月13日,孔垄派出所决定组织民警赴广东省深圳市对陈某实施抓捕,但当专班民警驱车到达目的地后发现陈某已人去楼空。随后在深圳警方的支持下开展侦查活动,发现陈某已逃窜至福建省漳州市。民警连夜又赶至漳州市,发现陈某再次逃窜至厦门、泉州、石狮等地,与民警玩起了“躲猫猫”。专班民警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不便,缜密研判,最终于6月17日晚在石狮警方的通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落脚于石狮市一出租公寓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后经审讯,陈某对其骗取张某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提醒 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进行网络诈骗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与危害性。骗子利用网友或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友之间的信任,大大提高了诈骗成功的可能性。这类案件中,骗子往往隐藏在网络背后,冒用、盗用他人身份,难以辨别真假。建议广大网民提高警惕,做好以下防范措施: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不轻易将账号密码告知他人;多留个心眼,遇到网友借钱等涉及金钱问题的请求,及时打电话向对方确认是否属实;一旦发现账号异常或者已经被盗,尽快采取申诉等手段找回账号,同时及时告知亲友不要相信发来的信息,不要点击发来的链接,谨防受骗。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及时进行处置:记好骗子账号、账户姓名,保留通话、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线索;尽快拨打110,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损;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现在给您介绍防范电信诈骗的“6个一律+8个凡是”,请看客们多转发,帮助身边朋友防范诈骗!
六个一律 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只要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统统不要相信!!!
|